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眼前的窯,體積比較小,形似洞穴,稱做穴窯,又因燃料是木柴,也稱為「柴窯」。
分為四大部份,最前面是「火膛」,又稱燃燒室,之後有單間「窯室」,接著有一間比較小的「通氣孔」,最後面有一根「煙囪」,通到屋頂上,整個窯的結構就分為這四大部份
(1) 製作作品:用陶土形塑出器皿的樣子,至陰涼處陰乾。(如下圖左)
(2) 排窯:將作品經過設計排列。運用現代的耐火材料硼板和硼柱,一層一層排列,讓作品在裏面高高低低,到時候,火在跑的動線才會多,火的動線一多,作品的變化才會很豐富,所以,光是排窯,就需要花掉3個工作天。(如下圖中)
(3) 封窯:排好之後,用耐火磚將窯門封好,留三個洞口:觀火孔、投柴孔,以及火灰孔之後就要開始燒窯了。(如下圖右)
(4) 燒製:從火膛開始投放木柴,剛開始燒,溫度要升的很慢,每小時升溫不可以超過30℃,因為坯體加熱之後,會開始收縮,如果升溫太快,坯體來不及收縮,就會裂開,升溫更快甚至會炸掉,所以剛始升溫一定要放的很慢。慢慢升溫要升到1250℃,總共要燒60幾個小時,當溫度到達1250℃的時候,我們就將三個洞口封住,之後,就不管它了。
(5) 出窯:等穴窯降溫,降溫的時間,要等十天左右,讓溫度降到100℃以下,才可以打開窯門將作品清出來。作品清出來以後,要試水三天、整理、研磨,大概需要一星期的工作天。
選用的木柴是本地產的十年以上有格的相思木,什麼是有格?
有格的意思是說:相思木的中心顏色比較深,材質比較堅硬的部份稱為“有格”。
有格的相思木含有豐富的油脂,而且不易腐壞,耐燃、持溫是很好的燃料。早期台灣生產的木炭,就是用相思木燒出來的。
選擇相思木的另一個原因,也因為是本地生產的木柴,因此取得比較容易。
購買進來的木柴,要先劈成小塊之後,用日光曝曬2年左右,讓木柴完全乾燥,這樣的木材最好燃燒。每燒一次窯,大約需要耗費2.5~3噸左右的相思木。
各位朋友,我們來欣賞這件作品,在燒窯之前,都沒有上任何的釉色。但是,在燒窯之後,就出現這個顏色,金黃色帶一點翠綠色的顏色。
這就是相思木的落灰。
相思木在燃燒的過程中,它的灰經由火的帶動會飄落在坯體的表面,當溫度升到1250℃的時候,就到達灰的熔點,灰會溶在坯體的表面,形成灰釉,這就是自然的落灰。
接著,我們走到廊道的牆邊,再來看這一塊壁飾,這塊壁飾有火,經過之後所留下來-火焰的痕跡。這是我們在排窯過程中,刻意設計將火焰燃燒的痕跡保留下來。
每一件柴燒陶作品,經過火焰淬鍊,由落灰、火痕、斑駁組合成獨一無二的紋路顏色,我們很喜歡柴窯所燒出來,這種無法預測的迷人特色,所以選擇用柴窯來表現我們的作品。
其實,陶器和磁器有它們各自的美。這兩種美是不一樣的,陶器的美,美在自然、渾厚、飽滿、粗曠,它有一種老莊的風格。
磁器的美,美在細膩、端莊、鮮艷、亮麗,有一種儒家的風格。美的角度是很多元的,這兩種美不能拿來比較的,各有各的風格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可以搭配不同的需求,選擇使用陶器或磁器。例如:今天我們想吃豆腐,如果選擇白色的磁盤配上白色的豆腐,看起來顏色就不出色,若是換一塊翠綠色的陶盤,配上白色的豆腐,再放一個黑色的皮蛋,旁邊再擺一根紅色的辣椒,是不是色、香、味俱全。
所以,選擇不同的器皿,搭配在日常生活中應用,這些器皿將會帶給我們許多不同的生活感動。